第155页

岁夏 小北 793 字 2023-08-23

古诗词中“梅”的意象颇受诗人词人的青睐,吟梅诗词甚多:“香中别有韵,清极不知寒”;“香非在蕊,香非在萼,骨中香彻”。

以梅花为主题的梅桩壶也极具艺术和文化价值,她记得2013年瀚海秋拍,何道洪的“歪嘴梅桩套壶”拍出了1265万的高价。

这套歪嘴梅桩套壶,壶呈现下大上小,向左倾斜的势态,弧度缓和的长流则平衡了壶身倾斜不稳定感,自然而生动。

梅枝弯成的把和盖的,疏疏地几朵梅花,没有夸张雕琢纹路树结,梅桩壶反而有股素洁雅致的风韵。

梅桩壶制壶工艺繁琐,耗时长,一把成功的梅桩壶对紫砂匠人的制壶技艺要求也较高。

首先,梅桩桩头是难点之一,梅的姿态与嘴和把的整体搭配,要浑然天成,整体走势要利落,一气呵成,一把好的梅桩壶才能有精气神。

其次,梅桩的不规则卡盖也是工艺难点之一,报废率很高。因为一定要开盖做盖,这对匠人要求非常高,必须对尺寸了然于心,才能保证契合度和密封性,差之毫厘,一损俱损。

只有通过经年的积累,才能顺畅生动地表达梅桩的肌理,将梅花的美好品格包裹在茶器中,在梅桩壶上和谐共存。

许多制壶大家对于梅花意象都有自己的诠释,留下了一些梅桩壶的佳作。

比如陈鸣远制作的拼砂梅桩壶。

壶体仿梅花树桩,形制特殊,韵致古拙。壶以上佳紫泥掺砂,细密润泽,呈栗黄色。壶身、流、把、盖全部是用极富生态的残梅桩、树皮及缠枝组成,作品是一件强而有力的雕塑,壶上的梅花是用堆花及贴饰手法,将泥浆层层堆积塑造成树皮状,栩栩如生。

这些林岁夏在书中看到时,都不免惊叹,没有想到今天看到了林韬亲手做这种复杂工艺的紫砂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