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页

瓜尔佳氏道,“不必那么激动吧,这个先例古已有之。况且胤禛这一年来的作为,皇上也看在眼里,这几年来有些暮气沉沉的朝堂,在他手下却又焕发活力,已经能说明问题了。他有这样的能力,还有什么可担心的?”

“不,我不是担心……”玉龄也说不好自己是什么想法。毕竟历史上,康熙要一直掌权到六十一年,现在提前了二十年,怎么想都觉得难以置信。

不过瓜尔佳氏的说法也没错。康熙晚年的官场的确很乱,而且他老人家心越来越软,对跟着自己的老人狠不下心,不知道留下了多少隐患,雍正一朝整整十三年,可以说都是在处理他遗留下来的问题,否则什么康乾盛世就不用提了。

而现在,这些问题只是初露端倪,如果以后胤禛来主持朝政,自然就不用担心再有这种事了。这样一来,以后交到弘晖手上的,自然是一个十分安定繁荣的大清。

不能说就一定会改变大清朝的气运,但总归,避免了一些历史上的灾难,说不定这蝴蝶的翅膀一扇,未来就不一样了。

想到这里,玉龄也忍不住有些心动起来。

让胤禛提前二十年掌权,才华和抱负不必被苦苦压制,不需要什么藏拙,什么韬光养晦,戒急用忍……不需要花费十多年的时间来解决遗留问题。对他来说,也许这才是最好的事。

“但是……皇上今年似乎才不到五十岁,正是年富力强,而且……”而且康熙又不是那种软绵绵的守成之君,相反他几乎可以说是彻底的奠定了大清朝的统治地位,从此根基稳固,奠定接下来几百年气运。所以死后的谥号是清圣祖。

如果是父弱子强,禅位无可厚非。可是现在父强子弱,禅位的事情,恐怕会在朝中掀起巨大的波澜。到时候胤禛是否能够控制住,还真是未知之数。

瓜尔佳氏道,“你还是先跟胤禛商量一下吧。或许他会有不同意见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