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友轩内。
陆县令亲自题词,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!”
“好字!”“好字!”
“正和聚友轩的初衷!”
“为寒门学子而设!”“相得益彰!”
众人纷纷鼓掌。
陆县令一抬手,“本县代县里的学子,谢过宋大使。”
“大人客气!”宋老爷子回礼,“宋家只是尽绵薄之力,当不得大人如此夸赞!”
陆县令微微一笑,对宋家的谦虚谨慎,很是满意。
宋家如此通透。
将来必然错不了。
“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,大家何必一起读读书,探讨一番学问”陆县令高声说着,向着书架走去。
“正有此意!”众人应和。
“咦,这是什么?为什么把一个小本子,挂在这里?”一个人突然问道,走了过去,打开一看,高声朗读,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,不是好士兵!以为然否?”
“否!”
“作为小兵就该收好自己的本分!”
“然也!然也!”
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!”
“小兵”
“不敢苟同!”
“此言功利,迷惑视听,蛊惑人心!”
“人知己而后知足,知足而后常乐,常乐而后进取,无论何人,概莫能外!”
众位学子,文人当场辩论起来。
论的是面红耳赤,各抒己见。
陆县令挪步,把小本子接过,一笔漂亮的梅花小篆,映入眼帘。
看向宋青苑,“是你写的?”
“对!是民女写的!”宋青苑点头,高声喊道,“众位文人,学子,有不同的意见,可以提笔,在下面回应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