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我亦知道,或许毕生都难以再见。

七.

建文元年七月,燕王朱棣以“清君侧”为名,发书讨逆,举兵反抗,自称“靖难”之师。宫中一时人人自危,忧心惶惶。

朱允炆似乎也因此颇为焦躁。我听说他时常传诏齐泰、黄子澄等人在御书房议事,言辞激烈,面色铁青。每次他下旨传我前去为他献舞,我总是忐忑。尽管他曾说,不责备我的动作僵硬,身段亦欠缺了绛雪的婀娜,但那天,他还是对我发了火。

那天,他赐我西域进贡的美酒。接连三杯,我饮得步履蹒跚,面颊绯红。他一手揽着我,用下巴在我颈间轻轻地摩挲。我正要推辞,他却忽然解开我腰间的宫绦。我不得不挣开他,怯生生地说,皇上,奴婢今日身体不适。

他一怒,砸了所有的杯盘。尽管诸多掩饰,我仍然看见他的怒气之下,眉眼之间,一点一点闪烁的透明。让人心疼。

八.

燕军先后攻下通州、蓟州、怀柔等城,北方的将领亦有不少归顺了燕王。朱允炆几次派出重兵,皆败下阵来。

原本意气风发的少年,憔悴和颓废渐长。

尽管初初因为绛雪的死,我对他充满反感,但这几个月,我看到他的深沉,看到他藏在众人背后的软弱和惊惧,以及午夜梦回,他含泪带恨的呢喃,绛雪,绛雪。我才渐渐体会到,他那些不可言说的苦楚。一分反感,忽而生出九分同情。

彼时的南京,冬雨绵绵,比往年冷了许多。北方的战事依旧激烈,燕军俘虏了宁王,兵力骤增,而明军非但不能攻占北平,反倒节节败退。朱允炆被迫,罢免兵部尚书齐泰,及太常寺卿黄子澄,并私下差人送信去北平,希望燕王能顾念叔侄关系,接受议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