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绍明和马叔明也跟着被普及了一波茶文化。
陈绍明这个憨憨,丝毫没有扬长避短的自觉。
刚刚听别人说茶叶的文化起源和发展,来兴致后,也向他们输出工夫茶的概念。
他自己是工夫茶的爱好者,自然不遗余力的向其他人宣传起了工夫茶的各种好处来。
事实上,在大昭,工夫茶也只在锦州这周边开始流行跟风起来不到半年的时间。
拿还没有完全普及的工夫茶概念来与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相提并论,有些学子是不认同的。
眼看着陈绍明与其中一名举人要因此事争执起来,祁阳忙站出来打圆场。
他笑着说:“不管是什么文化,都需要推陈出新。
绍明兄推崇的工夫茶概念,说不定若干年后,也会被记载在茶经之上。
未来之事,咱也说不准,不如翘首以待,静待花开。”
陈绍明和那名举人都点了点头,换了副笑脸,各自落座,给了祁阳这个面子。
祁阳笑着向二人拱了拱手,抬眸望出去花厅的瞬间,见小厮在廊下朝他点头示意,他便知道,罗芸娘那边已经得手了。
今日一早,祁阳便让人暗中盯着马叔明和陈绍明的动向。
在他们二人动身出发的时候,祁阳便派人去养心书院那边给罗芸娘送口信。
口信是以陈绍明的身份送过去的。
说今日他们要来城郊参加一场茶话会,可以带着女眷参加,让罗芸娘收拾一下,务必赏脸。
来接罗芸娘的马车,也已备好候在了书院外面。
罗芸娘已经跟陈绍明定下了亲事,未婚夫婿头一回邀她一道出行参加活动,罗芸娘拒绝似乎也不大好。
思来想去,又在院长媳妇的鼓励下,罗芸娘便换了身衣裳,带上了贴身丫环一起上了来接她的马车
祁阳快速的收回目光,扬手让丫鬟将准备好的酒水送上来。
“今日请各位来,不仅是品新茶,还有品酒。
这酒是十五年的陈酿了,今日难得与诸位共聚一堂,谈论古今,在下实在欢欣不已。
便以此酒与诸兄共饮,一起把酒言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