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蓝衣书生笑着解释,“只要拜他为师,但凡中童生就要给他一千两银子,中秀才一万两银子,中了举人十万两银子。中进士二十万两。”

几人倒吸一口凉气,其他桌的学子也纷纷拎着茶壶凑了过来,“真的假的?”

那蓝衣书生点头,“当然是真的。”

有人笑喷了,“这么贵,有人拜他为师吗?”

旁边一人摇头,“别说十万两,我就是把家当全卖了,也凑不足一百两。他这狮子大开口,也真说得出口。”

众人都觉得这事是以讹传讹。

泗州县比别地有钱不假,但是只能说这个县解决了温饱问题,离小康还差远呢。更不用说到了富足地步。

十万两,在这些百姓眼里,除了那些当官的,还真没人拿得出来。

那蓝衣书生接着又道,“你们还别不信。真有拜他为师。你们想啊,那京城是什么地方啊?随手扔一块板砖,就能砸到三个当官的。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。听我远房表哥说,他昨儿就带了上百口子。其中有十八个是他弟子。”

有人掰指头算了一下账,“一个是十万两,十八个那就是一百八十万两。这赚钱也太容易了吧?”

“你以为那些当官的都傻吗?人家对得起这个价钱。”蓝衣书生摇头晃脑笑骂。

众人连连催促,“怎么对得起了?难不成他是国子监里的先生?”

“他比国子监先生还牛。他之前跟国子监的祭酒辩论,还赢了。”蓝衣书生又道,“上上科他中了状元,上科他弟子中了状元,今科他女儿中了状元。”

众人齐齐发出一声惊呼,“这也太厉害了吧。我要是有这么多银子,我也愿意请他当先生。”

有人弱弱地问,“你说咱们要是拜师,他能收吗?”

其他人捂着嘴哈哈大笑,“你有那么多银子吗?”

那人恼羞成怒,提着茶壶灰溜溜走了。